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幼兒生活規範與親師合一的教導(上)

幼兒生活規範與親師合一的教導(上)

幼兒生活規範與親師合一的教導(上)

文章日期:2006-09-11 20:22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華德福教育也談氣質說-風、火、水、土四種性情論。我們也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完全個體。我們除了要按照每一個孩子不同的性格與性向給予不同的教導外,建立良好的生活規範是指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意志力、重情感和能思考的重要基石。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成為父母(老師)的你(我),就要先改變成為那樣的人,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讓我們共同建立幼兒良好的生活規範與親師約法合一的教導。

一、

  史代納曾說:「沒有愛,沒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愛,什事都可為」。愛是一切學習的根本。宇宙萬物幾乎所有的生命都朝向陽光生長,愛就像溫暖的陽光。教育有愛,就如同潛在的生命有溫暖的陽光,可以孵化出兒童的潛能。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裡談到如果一個人能說萬國的語言,但沒有愛,像是一個會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如果有人能明白各樣奧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有移山倒海的能力,沒有愛,在上帝的眼中,也算不得什麼。而愛是什麼呢?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很可惜的,有一些父母或老師,在心底是很愛孩子的,但他們選擇用嚴厲、冷酷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許很快的收到了制裁的效果,但孩子感受到的是嚴寒、沒有溫暖,將來這些孩子對人、對事會變得冷漠、沒有同情心,甚至對整個環境產生敵對的態度。

二、以身作則

  幼兒階段,最大的學習本能就是模仿,我們要從自己開始,做一個「值得模仿的人」。兒童的行為反應出我們對他的教育,與我們對自己的自我教育。好的模範遠比命令或指導來的重要,孩子通常注意我們做了什麼,而不是我們說了什麼,在孩子面前,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算教,因此其實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他反應的就是我們的言談舉止。

三、規律的生活

  在台灣的父母,最大的一項挑戰就是為孩子建立規律的家居生活,而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於兒童時期規律、和諧的日常生活環境。我們的身體需要穩定的呼吸維持健康的生命,幼兒的生活與課程也需要穩定、規律的活動維繫發展。有些父母雖然準時下班,但是回到家都還有些事要忙,或者有好看的電視要看,等忙完了、看完電視,也已經很晚了,看到孩子還沒睡,就開始生氣的指責孩子愛吵鬧,要父母陪不肯獨自先睡,其實,孩子有的時候不是他「不肯」,而是他真的「不能」,他真的需要父母的陪伴。而這些抱怨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床的父母,也常抱怨孩子不愛吃飯,或吃一頓飯要吃好久,或邊吃邊玩、邊看電視...。確實,父母的角色的確難為!但成為父母必須要為孩子改變自己,甚至犧牲自己!尚未準備好做父母的人,總是很難捨棄自己的角色,他們總是愛自己自我角色或工作角色勝過於愛孩子的父母角色,他們先管自己的事,再理孩子的事。

  在園所中我們明明白白看見不規律的生活加添在幼兒身上的困擾,我們心疼孩子,期望與家長共切磋:

1.太早或太晚離園,特別是遲到又晚歸的孩子,容易在群體中產生疏離感。

2.陪伴孩子早睡、早起,不過度隨孩子的意願行事,讓孩子知道並學習早起上學、不遲到是父母與孩子共同的職責。如果你讓孩子覺得上學遲到是無所謂的,那就是教導孩子不負責任的開始。

3.不晚歸是孩子學習「適可而止」的根本。如果孩子不想回家,還要玩,我們就必須要幫助他,告知他寶貝都累了,要休息了,你也累了要休息了,明天我們早一點再來玩。

4.儘可能簡單、平凡的生活。不要看電視、玩電動,不要帶孩子到人潮擁擠的大賣場、百貨公司或參觀展覽,不要做遠程的旅行,舟車勞累、日夜顛倒;不要邀一大群孩子來家裡玩,或一大群孩子去別人家。孩子穩定的成長需要簡單、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是刺激、興奮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