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家長分享-宇筑.冠筑


        跟迦美地的資深家長比較來,我們算是菜鳥級的,每次看迦美地的月刊時,都以為要超過三年以上才有資格在月刊上寫文章。所以接到了邀稿的通知,讓我們覺得很意外,我們對華得福教育認識這麼淺,實在不知道該分享什麼。後來,想到了我們選擇了迦美地的初衷,就是對人的根本的重視。我第一次感受到對人的根本的重視, 是多重要也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是年經的時候,曾經跟老婆到德國自助旅行的經驗。跟大家分享那次旅行的一件小事。
        大家都知道,德國人是一個極度重視紀律的民族,一切都是規規矩矩的。舉個例子來說,在出發前二個月,我們在台灣透過德國國鐵的網站,就已經買好一段火車票,也清楚的知道這班車幾點幾分在哪個月台出發,也知道到哪一個站下車,走到第幾月台等幾分鐘換另外一部車。而這已經是將近十年前的事了。因為是第一次自助旅行,所以我們做足了功課,深怕坐不到我們訂好的火車。到了德國,發現雖然一個車站可能有三四十個月台,但是找到我們要坐的車,卻是很簡單的事。

        有一次,我們到了火車站,才發現那一天國鐵正在罷工,我到售票窗口拿著預先買好的票,問他這班車會不會來,他看了一下,搖搖手說不會。這時候我們非常的失望,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了幾分鐘。後來,我想一想,又跑去窗口,跟剛剛那位先生說,我們今天必須回到慕尼黑,否則就沒有地方住了。那位先生示意我將車票再拿給他看看,他看了看,把車票翻過來,在背面寫了幾個字,然後告訴我等一下有一班火車會來,我們可以坐那班車。但是我知道那是比較貴的直達車,我們買的是便宜的區間車票,就再次問他真的可以嗎?他揮揮手說可以可以。我們半信半疑的上車,心裡面想如果遇到查票員就糟了。路上真的遇到查票員了,我們把車票拿給查票員時,他第一時間的表情有點驚訝,好像是說這個車票不能坐這個車,但他仔細檢查車票後,看到背面用原子筆寫上的文字,就笑了出來,然後就把車票還給我們,什麼事也沒有。
        我猜那天的情況,是因為罷工所有的區間車都不開,只剩下長途直達車。而站務人員看到我們的困難,於是就在車票後面寫了一些話給查票員,讓我們可以順利到達目的地。在德國,上火車時不會有驗票的動作,但坐車不買票是一件很嚴重的事,除了很可恥外還會被罰錢。但站務人員幫了我們,而且他相信查票的人也會幫助我們。真正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即使在嚴格的紀律下,他們並沒有忘記對人最基本的關懷及熱愛。
        那個時候,我們跟本沒有想過將來自己會有小孩,也無法想像有小孩時,自己的責任大到什麼程度。結緍以後,老婆懷了宇筑,我經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小孩變成什麼樣的人?絕對不會是很會念書或很會賺錢之類的。我希望我的小孩,當別人愛他的時候,他能感受到別人愛他,同時他要能將感受到的愛,轉換成他對別人的愛。
        在尋找給宇筑托育中心時,我們找到了迦美地。英媽媽問我們:你們對華得福教育了解多少?坦白說,我們不是因為華得福教育而來到迦美地,而是與英媽媽談完後,我們覺得這裡的一切,就是我們要的那個樣子。有嚴格的紀律,有讓孩子互相學習的空間,沒有塑膠玩具,沒有過多的知識學習。透過每一次的家長成長營,我們漸漸體會到,華得福教育中,對人的根本的重視。七歲以前的任務是發展身體各項感官的協調能力、生病時不急著吃藥讓身體有機會培養自己復原的能力、不要用電視來破壞孩子對環境感受能力,這些都是迦美地經常告訴我們的事,這些學習都是真正為了孩子的生命個體的,不是為了大人的需求來的。
        我們運氣不錯,順利將宇筑送進迦美地。宇筑四個月時就到迦美地了,我還記得第一次把宇筑交給其他人時,心裡有多難過,不過我相信她在迦美地長大會比在其他地方好。宇筑在進迦美地之前,是在家裡自己帶的,剛到迦美地的時候,宇筑哭到喉嚨沙啞、鼻涕流不停、一天只吃20CC母奶(沒有錯只有20CC),當時真的非常心疼。但漸漸的我們發現,她變得比較穩定了,不再像以前那樣隨便哭鬧。我第一次進班看到宇筑坐在小椅上,跟其他同學一起自己吃飯的樣子,也嚇了一跳,原來我的小孩這麼長大。我對小孩子吃飯的印象還停留在媽媽拿著碗和湯匙追著小孩跑,一碗飯要吃一個小時的畫面。阿公阿媽看到宇筑自己吃飯的樣子,也都非常稱讚她。後來,我們發現,宇筑在家裡爬上爬下的,身手非常矯健,爬樓梯的速度也很快,看她在爬的樣子並不會讓人覺得危險,所以除了桌子上或櫃子上一些比較危險的地方以外,我們不會特別限制她爬上爬下。後來問了老師才知道,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攀爬高手。現在宇筑快要滿3歲了,經常會自己哼歌帶動作,念一些很有趣的詞句,爸爸跟她說故事的時候,講到跟她會唱的歌相同的文字,她就會自己開始接著唱,有一次故事講到「小熊住在快樂森林裡面…」,她就接著唱「祝你生日快樂…」。
        宇筑的妹妹在宇筑滿2歲時出生,為了讓宇筑知道她有個妹妹,從妹妹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我們就會跟宇筑說,媽媽肚子大大的,裡面有妹妹。因為妹妹是一大清早出生的,天還沒亮時,我們就把宇筑一起帶到醫院,等著迎接妹妹的到來。可能在宇筑在迦美地已經學會怎麼與這麼小的小孩相處,宇筑從見到妹妹的那一刻起,就懂得用手輕輕摸妹妹的頭,那種輕輕柔柔的動作,實在不像一個2歲小孩會作出的動作。後來,在世源爸爸的建議下,我們儘量讓宇筑參與照顧妹妹的每一件事,宇筑會幫妹妹拿尿布,洗澡時會收拾妹妹的衣服,妹妹哭哭時她會跑過去給妹妹輕輕地拍拍,然後說「姊姊來陪你啦」,她的枕頭從來不給別人用但可以借給妹妹用,她會逗妹妹笑,然後兩個都笑得很大聲,偶爾她會去摟著妹妹說「喜歡你」。有時候,我的朋友會問我,「妹妹出生以後,宇筑會吃醋嗎?」我會很自豪地說:「從來不會,她愛她妹妹。」

        見到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是件美好的事,尤其是一個小孩愛另一個小小孩。但是當我們小時候,學校給我們的環境,卻是讓你跟你身邊朋友比分數、比名次,功課好寫字漂亮的人當班長,大家都要喜歡他向他看齊,而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通常都不受歡迎。但是把分數和名次這些東西都拿掉時,每一個人都應該是被尊重的生命,都有被愛的權利。我們有多久沒有停下來去關心身邊需要被幫助的人?甚至是去關心你討厭的人?如果對自己的小孩或家人的愛可以是無私的,那麼對別人又為何不可?
        年輕時在德國旅行的經驗,讓我們親身感受到了,即使這個社會總是要我們互相競爭,總是教我們區分善惡,但此之上仍然有一種愛,是對一個人的根本的重視。希望我的小孩可以在這種環境下慢慢的成長,希望她能感受到別人對她的愛,也能學會擁有愛的能力,我相信迦美地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迦言美句


        迦美地華德福中小學今年進入第三年,理想社群的願景似乎又有了一些進展,我們思索如何讓家長多參與家長成長的活動,透過活動如讀書會或文章(迦言美句…)讓大家更了解華德福教育談的三元社會秩序。
        華德福教育在這個時代的任務,我想就是幫助人類社會獲得更自由的心靈發展。所謂的自由當然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一種高尚的自我規範。比如前些時候有新聞報導說故宮博物館因為參觀的人數太多,各式人等複雜有大人、小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國人氏,穿著方面花花綠綠。因為各國文化風俗民情不同,有人高聲喧嘩視若無人,有人拖鞋背心、寵物隨身,讓故宮博物館不得已貼出許多告示「禁止大聲喧嘩、禁止拖鞋背心、禁止攜帶寵物、禁止攝影」同時也遭來許多質疑,並且比較世界各大博物館如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等都沒有這種禁令,為何堂堂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館有世界級的文物,卻要設這些禁令,真是太沒有世界水準。問題是人們去逛羅浮宮或去逛大英博物館時,不會有人穿拖鞋背心,不會有人高聲喧嘩、吃零食、亂丟垃圾,就沒有這些禁令。就好像倫敦奧運會水上芭雷這個運動項目並沒有規定選手不可以在水中尿尿一樣,因為沒有選手會在水中尿尿,因此就不需要有這種規則。就好像有人質疑魯道夫史代納所提的三元社會結構不夠嚴謹有許多漏洞,只有理想沒有辦法。我們猜想一定是人類社會還沒有進化到這個水準,因此華德福教育希望能夠透過教育讓人類社會能夠擺脫許多禁令,而每一個人都能在內心中、在行為裏行出許多美好的道德。
        魯道夫史代納的三元思想很簡單,就是在人的思想靈性上、在精神文化的生活上擁有「自由」;在政治生活的權利義務上有「公平正義」;在經濟生活上享有社會的互助「博愛」,這些口號都是在人類社會高度發展以後應該要形成的能力。
        有人提出挑戰說魯道夫史代納的經濟政策是什麼?方法呢?要如何達到互助博愛?當然這些部分也有許多論述,我們無法在文章中表述。但是讓我們來看看所有讀經濟學的人都要讀的亞當史密斯的資本主義論,與馬克斯思想的共產主義論,結果怎樣?亞當史密斯如果有知必定後悔,他的國富論除了造就資本主義以外,更造成了現代社會的危機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馬克斯如果有知他一定後悔他的烏托邦社會,並沒有造就而是造成了人類的無產階級革命鬥爭屠殺。這個時代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的來瞭解魯道夫史代納的三元社會呢?
        世界上有許多有理念的非政府規範(NGO)或非營利組織(NPO)在各國領域裏實踐他們的理念,到底人智學的組織和這些團體組織有什麼不一樣呢?簡單的說透過人智學的滋養,我們有能力去參與人類重大的社會變革,也可以處理個人生命過程中最細微的瑣事。例如一個人智學者他可能會是維護人權組織的一個工作者,可能會是推廣社會福利政策的宣傳者,可能會是一個藝術工作者。因此人智學在世界上可能不是什麼重要的組織,但是透過人智學的學習人們就會加入許多重要的世界性組織,進而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迦言美句

        時序進入夏季,疾病管制局常會宣導各種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方法,特別是腸病毒。因它好發在夏季,被感染者在六歲以下較容易併發成重症,因此常造成許多父母的恐慌,人潮聚集的地方常被列為傳染的危險地帶,如學校、幼兒園…,我們的校園環境很有機、自然,我們極少使用有毒殺蟲劑或化學消毒用品。我們當然注重環境的衛生清潔,但感覺上還是會覺得各類昆蟲很多,包括令人討厭的蚊子。

        夏季又是季節交替很不穩定的時候,颱風、梅雨季,午後雷陣雨,溫度偏高,室內冷氣,戶外炎熱,造成適應的不良容易生病。夏季也是學童轉換環境的旺季,暑假來臨,畢業、轉學,新生入學,轉換當中必需有一段時間來適應,調適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會慢慢穩定下來,應該生的病,生過也就好了,老師對新生也瞭解認識了,新朋友交到了,新環境也適應了,時序會往下走,孩子會長大,一切都會安穩的走過。

         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是很正常的情況,也是以往我們不太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孩子無法正常的走過這一段,因為他們被介入的太多,家長過度的擔心孩子的健康狀況,使得他們無法健康的成長。家長過度的擔心他們的適應狀況,使得他們無法良好的適應。特別是當家庭裡有其他較強勢的聲音時,有時父母會無所適從。比如:前陣子剛好有新生入學,在入學前會談時就發現這個孩子在家庭中是非常被寶貝的,家中除了媽媽外共有十多個大人在教養這個孩子,上從祖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到一些姑嫂、父執…每個人都有意見,而媽媽是一位年輕媽媽,雖然受了高等教育,但卻無法有主見的帶自己的孩子,常是不得已的屈就家中其他長輩的意見。在參觀迦美地之後,父母非常感動,也滿心期盼孩子能在這裏有良好的成長,沒想到才入學第三天就碰上星期假日,阿嬤覺得他好像生病了,帶去看醫生,醫生說疑似腸病毒…,整個家庭就反對聲浪四起,孩子就沒再來了。唉!多可惜啊!他沒有機會去適應新環境、新老師、新朋友。等他病好了,很可能他會被安排再去參觀另一所幼兒園,他可能會去試讀三天,然後阿嬤會感覺他好像生病了,阿嬤會帶他去看醫生,醫生會說他疑似腸病毒、感冒、過敏…,然後他又一次沒有機會去適應新環境、新老師、新朋友,直到他長大進入小學…。愛因斯坦曾說:「一個人持續用一種錯誤的方式去進行,卻想要使結果變好,那真是愚蠢。」

        這是現代孩子很常發生的問題,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大人經常用一種錯誤的方式,卻期待他們會變好。他們沒有機會穩定的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去學習正確的友誼,正常的人際關係,沒有機會與環境形成良好的互動,只是一味的尋找適合的、最好的,可永遠都不是你心目中所期待的樣子。我們應該去珍惜眼前所擁有的,投入熱情,努力使它變得更好,若還有不足,用愛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