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自由遊戲(下)

自由遊戲(下)

自由遊戲(下)

文章日期:2006-09-17 21:06
境也是決定兒童遊戲品質的關鍵,我們回想小時候在田裡抓泥鰍、釣青蛙、焢窯、在樹林裡捉迷藏、黏知了、灌蟋蟀,在庭院廣場的廟會活動中看布袋戲、歌仔戲,晚上聽大人講祖先的故事,即使當時大多數人的物質條件沒有現在好,但在遊戲中,我們得到滿足與心靈的解放。在現代,尤其是都市裡,我們少了兒時的玩伴,少了奔跑的田野,少了講古的大人,少了野台戲,如果讓你回到童年時的年紀,少了這些,我不知你將如何渡過童年。想想我們的孩子,現在正處於這樣的童年,這樣的環境,因此我們努力要尋回些許的可供回憶的童年,在教室,我們營造一種可以互動的空間,沒有生硬的隔區,不需刻意分別哪些孩子玩哪些玩具,誰一定要跟誰玩,玩那一類的遊戲,孩子可以互通有無,可以獨處,也可以成群結黨,有人可以當孩子王,有人願意學小弟弟、小妹妹,在混齡的班級裡,大一點的孩子成為大哥哥、大姐姐,發揮帶領與幫助扶持的角色,小的孩子得到學習模仿的意志,我們為孩子找回了兒時的玩伴。

  當大家圍坐,老師開始講故事,從前從前…,孩子的想像力開始天馬行空的飛馳,自己心中美麗的公主出現,等待的王子來臨,……我們為孩子找回了講古的大人。在戶外,孩子可以爬樹、捉迷藏、騎腳踏車、玩泥巴、堆沙、追逐小貓、餵魚……,我們無法為孩子找回寬廣的田野,但我們為孩子找回一些自然的遊戲。

  童謠可以給孩子的遊戲提供更多的趣味,童謠並不需要像詩一樣那麼刻板,它可以是調皮的、灰諧的、沒有大道理,不是用來教訓人的,只是有口無心,博君一笑,透過有節奏、韻律性的唸謠,將生活中枯燥、乏味、單調苦悶的情感轉化成輕鬆、好笑的音律,又能傳承文化,練習口語,讓夢想與現實之間搭起一座橋樑,也讓孩子得到許多精神上的安慰。你也許忘了國歌怎麼唱,但你一定記得「點仔膠,黏著腳,叫阿爸,買猪腳,猪腳箍滾爛爛,妖鬼囝仔流嘴瀾」。你還記得國旗歌的默寫嗎?我早已忘了,但我還記得「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舉豬頭仔欲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旋鰡鼓,咿啊嘿都真正趣味,阿公仔欲煮鹹,阿媽欲煮淡,兩個相打弄破鼎,咿啊嘿都啷噹比噹嗆,哇哈哈,哇哈哈。」如果你還記得些許的童謠,趕快唱給你的孩子聽吧!因為這是文化的根。

七歲之前兒童的遊戲可分成三個階段:

一、身體的遊戲:二歲以前孩子的遊戲是沒有目的的,他遊戲的重點在發展和熟悉自己的身體,如跑、跳、爬上爬下,這些動作是幼兒的大肌肉發展,以及運動技巧、平衡感等很重要的訓練,也是幼兒內在生命力的表徵。幼兒將積木疊起、推倒,從中得到樂趣,並不是他們想要玩這種遊戲,而是他們需要這種打亂再重組的建構過程。幼兒將物品放入、倒出反覆多次,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思考這種玩法,而是他們需要這種同化和分化的作用,身體健康器官的形成也都在這種「打亂、重組」、「同化、分化」中漸漸成熟。現代腦神經科學的發達,揭示出在幼兒期「腦神經元」聯結的網路愈複雜,將來這個孩子愈能適應各種環境中的改變(就是聰明的現代標準)。而如何聯結神經元的網路呢?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給他跑、跳、爬上爬下,熟悉他的身體,給他自由遊戲、自我探索的機會。

<

二、想像模仿的遊戲:過了二歲,到三歲左右,純動作發展已經無法滿足他的需要,他開始轉成「想像模仿遊戲」。三~五歲幼兒的幻想能力明顯,他可能把一塊木頭透過遊戲想成一匹馬,一會兒也可能變成汽車,任何自然的物質在他們的遊戲裡,經過他們的想像,變成了他心目中的物質,能讓死的東西活了過來。這也是創意思想的開始。

三、有目的的遊戲:幼兒在四歲半,五歲左右直到七歲,他們開始玩「有目的」的假裝遊戲,孩子的思考會變得更圖像式,意志力也找到了表現的方法,他們會事先規劃,找好同伴,然後執行已經計劃好的遊戲內容。

  綜觀前言,孩子透過遊戲學習到了生命是什麼,透過遊戲,未來就在他們心靈中開了一扇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