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幼兒的自由遊戲─演講:Dr‧Renate Breipohl 澳洲雪梨華德福師訓老師

幼兒的自由遊戲─演講:Dr‧Renate Breipohl 澳洲雪梨華德福師訓老師

幼兒的自由遊戲─演講:Dr‧Renate Breipohl 澳洲雪梨華德福師訓老師

文章日期:2007-08-24 19:41
     七歲以前的孩子,是否能全然的參與遊戲工作呢?在現代有一些老師能創造讓孩子自由且自主玩的環境,但是,大部分的老師都還是靠安排課程時間表來運作。史代納提到:大人需要提供時間與空間讓孩子們能全然自主來決定他們要玩什麼。現代社會的孩子,很習慣被電視、電腦、遊戲機器等來娛樂自己,他們漸漸地不知道如何自主的玩,大人需要更深入的來瞭解孩子的遊戲,史代納給了一個美麗的圖像,他描述說老師就像河的兩岸,孩子遊戲時就像那暢遊的河水般,遊戲是孩子很自然的能量,像河流般源遠流長,而如河流兩岸的大人,需要很小心的來保護這條河水,需要有更多的體諒,及更多的知識來佈置自由遊戲的時間和空間。
  史代納說當我們觀察孩子遊戲時,可以看到孩子的本質,甚至我們也可以看到屬於這個孩子未來即將要成型的個體性。所以遊戲不只是表面上的遊戲而已,譬如說有些孩子會很自然地去照顧天竺鼠、貓、狗等動植物,但有些孩子就是會忍不住用竹棒去逗弄動物們。當看到孩子在遊戲呈現很特別的主題,大人們應先問自己,這個遊戲是否和這孩子有很特別的關係,先不急著要去改變或教導孩子,而是多一些等待。我們也可以觀察孩子在結束遊戲時,是不是有一種滿足的心情,他們多久轉換一次主題,在澳洲,我曾經有一個這樣子的例子,有個孩子一直在玩車子,一直在建構車子遊戲,這孩子說:「這是我長大要做的事。」果然,過了許多年之後,他真的成為車子的設計師。大人需要學習去信任孩子的智慧和他們的直覺性,有的孩子喜歡扮演如中古世紀的騎士、英雄等等,在自由遊戲中,孩子也可能將他過去式的經驗呈現出來,這之間有個非常細緻的界線在那裡,有人問當孩子在玩爭戰遊戲時,我們要不要馬上禁止?或是我們該做什麼處理?如果我們跟孩子說「不!你不能這樣玩」,那通常是個無效的解決方式,教育是一門藝術,我們需要找到藝術的觀點判斷,試著去尋找個人與社群,及個人與宇宙之間的和諧,允許孩子的個體性在自由遊戲中呈現出來。
    現代的孩子很容易掉入物質的世界裡,不管是物質、噪音或機械…等,這個時代的問題是有多的事物是機械性的,沒有生命的,甚至是不營養的東西,但它們很容易就抓住了孩子的整個注意力,讓孩子沒辦法得到自由。在幼兒園的晨圈活動裡,我們只模仿活的事物,如大自然、人和動植物等圖像,讓孩子們經驗人類是機械的主導,而非機械的奴隸。在這個時代,孩子很小就很容易被機械給抓住,成為適應者而非主導者,若孩子拿起木頭當做飛機,這是無妨的,因為他仍保持著人是主人這個特質,但若孩子成為車本身,那麼我們就必須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我們要守護著孩子,成為一個『人性』而非『機械性』的人。
    自由遊戲是兒童發展裡最重要的活動,會玩的孩子,當他到青春期時,心理、情緒會呈現比較健康的狀態,所以指導孩子如何玩,就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人要用對的態度如同河岸的角色般,幫助守護孩子自由遊戲的時空。
    我們經驗著上下、左右、前後等三度空間。在上下的空間中,我們可以對應到思考與意志;在左右的空間裡,一個是向內性的心靈感受,一個是向外性的模仿;而前後的空間,一個是向未來代表著創造與實驗,另一個則是指向過去式的,來自靈性世界的神話故事的扮演等等。當孩子投入遊戲時,他整個心與血液循環系統參與其中,而心就是上下、左右與前三度空間的中心主軸。當小孩子拿起湯匙玩、抓等動作進行探索,想要用自己的力氣將物質往上提,去實驗探索,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經驗,有助於建構日後思考的概念。但這並不代表著要將這些探索及實驗都變成理智性的學習課程,而是透過自由遊戲,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我們也常常看到孩子,他在感受自己和身體的關係,例如學習站立、保持平衡爬樹等等,這些將會發展出一種技巧,給予健康與自信的特質。我們也常看到孩子喜歡玩著角色扮演的遊戲,因為他們對人的社會性活動很有興趣,喜歡模仿外在的事物,老師們在這種時候是不適合做指導的。有時候孩子所扮演的遊戲,來自很深很遠的地方,兒童的創傷經驗也透過這些活動而呈現出來,如家中親人死亡等等,透過遊戲,它具有治療性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模仿的向外性活動會關聯到未來,而向內性的活動能治療傷痛。
    童話故事將精靈、天使…等等不同領域的事件呈現出來,在華德福學校,這部份給得很豐富,這是比較屬於靈性空間的遊戲,與過去連結;有些孩子喜歡玩發明性的遊戲,尤其是男孩子們,這跟未來有關,連繫著前方的空間。
    自發性遊戲從幼兒時期即開始快數發展,藉著玩自主的遊戲,來代替成人的啟蒙和引導。在幼童身上可看到不同的遊戲類型,有的遊戲涉及幼兒過去經歷的圖像,有的表現出幼兒與生俱來的喜好,心靈的內在感受與外在模仿,也有與人類思想、意志力連結。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華德福幼兒教育之原理與實務─演講:Georg Locher英國華德福師訓老師

華德福幼兒教育之原理與實務─演講:Georg Locher英國華德福師訓老師

華德福幼兒教育之原理與實務─演講:Georg Locher英國華德福師訓老師

文章日期:2007-08-15 09:30

    孩子發展的原型───七年發展
     Willing意志          Feeling情感         Thinking 思考
    0                        7                           14                          21
0~7階段:幼兒園是最重要的,但幼兒的教師也必須很清楚之後孩子各階段的發展。就父母而言,我們教師是父母接觸的第一線,是父母進入華德福教育的第一扇窗。我們教導孩子都是從「整體」到「部分」,可以喚醒孩子的意識,例如:要教地理-台中,要從大亞洲-灣-台中,例如教數學,6=6×112=6×2…,上面的圖表也是從人的整體來看部分。
*人的四元向度:孩子進入世界,是由上而下,正如我們畫人時,不需要去教,孩子們都會自然而然地從頭畫起,一直到腳,而從地球演化的過程來看,人在古土星時期,頭型出現了,所以在Steiner 「玄學大綱」這本書中提到,人的肉體經歷不同星球時期,所以,古土星是肉體,古太陽是乙太體及習性,之後進入古月亮,人的星芒體開始成形,之後進入地球,人的自我開始發展,物質體-乙太體-星芒體-自我,當我們看到人類發展時可以呼應整個地球的演化,這是為什麼物質體首先成形。看BABY身體的比例,投為全身的4分之1,成人則為8分之1,比例上有改變,7歲時生命體、乙太體誕生,出生代表進入,本來就存在,但時間不僅是開展出來,所以物質體維持住物質性,而以太體在過程中塑形,塑造器官,讓器官正確作用。
7歲時的經歷便是恆齒在牙齦中準備長出。當我們說「準備好進入小學,進入學習」,代表乙太體能力已經準備好記憶性的學習,所以Steiner稱乙太體形塑過程為乙太體學習過程的誕生,但有些乙太能力會保留在身體內,作為日後修補的能量,例如:發生車禍,乙太體會幫忙修復身體,Steiner提到乙太能量、治癒性及學習性很多地方可以相輔相成。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身心靈都健康才可以進入學習,所以孩子的營養、生活節奏、作息都很重要。
*懷孕的母親對胎兒的發展清楚時,便會注意飲食及生活節奏,就像父母也需深知7歲前要好好照顧肉體,以幫助乙太體健康誕生。因此,Steiner成立華德福學校後10年,有了「人智學啟迪下的兒童教育」這本書,從書本便可以了解乙太體的誕生過程,老師及父母在七歲前做好迎接乙太體的準備,所以可以看出整個教育之整體性。從圖表中來看,其實自我是最年輕的,而肉體是最老的,所以肉體是我們最成熟的部份,而星芒體和自我常會找我們麻煩,因為它們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會看到戰爭、混亂或麻煩事,但若童年時沒有被好好照顧,也會影響到以後的發展,以上是四元向度。
*人的三向度-身、心、靈
Steiner說人有三個面向才可以更新教育改革,但現在只談二元是不夠的,在愛默生學苑(Emerson College)我們花多時間討論心和靈有何不同,把三元變成二元是一種物質化的歷程,在我們的學校簡介中,強調要培養身心靈的孩子,有一個律師家長便提問:「心和靈有何不同?」這個問題難談清楚,但有「三」的時候,中間那各可以有平衡的作用,Steiner特別強調要教育心的部份,這樣子可以避免物質主義掌控身體。談心魂時有很複雜,其中有三種力量在心魂作用:情感、意志、思考,Steiner在給師訓的演講稿的十四章講的每一頁都在談論這三種力量  
      Willing意志             Feeling情感              Thinking
  0   w        f          th   7  w        f        th      14  w        f        th  21     小意志  小情感   小思考                          
*幼兒投入在意志力的區塊,意志(Willing)會持續發展,三種力量也會互相影響著,前七年發展意志力,但仍有情感及思想的部份。而每一個階段也都可再細分為小的意志、情感、思想。一直到了2021歲大概才可以稱「成人」,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在第一個小階段中,孩子21/3歲會有改變,42/3歲時又會有小改變,大概每28個月就會有一次的改變,大人們要看到孩子的改變才可以讓孩子的心裡舒服。這在「人的研究」、「孩子的意識覺知」兩本書中有提到。
           Good                  Beautiful                   True
             0-7                           7-14                           14-21
Imitation模仿    ────────────────────>Independent獨立
Moral有道德性的              Authority權威             Judgement判斷
Gesture姿態                      Picture圖像   ───>    Deed行動
Gratitude感恩                    Love       ───>    Duty責任
7歲前心靈尚未完全進入身體,他們可以感受周圍的狀態,在沒有意識、沒有覺知的狀態下,沒有善惡分辨力而全然模仿,因為孩子對周遭的一切會全然吸收。「你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可以成為孩子典範的書籍,所以兒童教育是老師及家長的教育,也是現在最嚴重的問題。父母僅是教育中的付費者,更是整個幼兒教育的重要環節,如何讓我們心中想追求的可以呈現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常對小孩說不要模仿我,只要照著我說的去做,但這根本不可能。
*孩子在善的、整體的道德當中,感受大人內在的姿態、樣貌,進而感知感恩、崇敬的心。
Steiner提到的權威並非是受限的,而是溫暖的權威,並透過文字、藝術的圖像的方式教學,引發孩子對周遭愛的感覺、氛圍,並讓美、和諧在內心及朋友之間流動著,此時期已脫離模仿期,並要培養一個愛的氛圍。在真理時期,圖像將轉化成為行動,愛會轉化成為義務、責任感。
*青少年經歷到對成人世界的失望,看到大人及老師那麼有限制,但他們有崇高的理想,他們會想要遇見「偉人」,在我以前教書時,有次上泥塑課,有個九年級孩子會在下課時來找我,並幫忙打掃,有一次他問:「你到底從事什麼呢?」之類的私人問題,我回答:「我是老師呀!」「喔~你只有教書喔…」他其實很想知道他心目中喜歡的老師,應該不只是老師,而是可以為世界做更多事情的人,所以在日後的主課程中,老師也會帶入偉人的課程來和孩子相遇。
1421歲的「責任感」的基礎為07歲時的感恩的心,若青少年沒有責任感,便是源於小時候沒又培養感恩的心。
     獨立的判斷力在67年級發展,是從模仿中形變而來,所以幼教師被賦予重大的責任。
     每一個階 段 老師所應扮演的角色:
          Priest祭司       artist藝術家       scientist科學家
             0-7                   7-14                  14-21
          past過去         present現在         future未來    
07歲:幼稚園老師有如祭司、神父的特質,每天如踏入過去,卻是未來的基礎。每個人重新經歷整個演化的過程,是指其特質、特性,而非真的重新經歷一次,所有稱為「過去」。
714歲:眼前就是現在、此刻,每天都遇見圖像、愛,所以稱「現在」。
1421歲:進入另一個屬於他們的時代,所以稱為「未來」,他們和自己的星星、命運連結起來,他們的未來呼喚他們往前進入,而陪伴者的工作則可告一段落。
華德福教育可說是時間的藝術。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96.7.27畢業烤肉餐會

96.7.27畢業烤肉餐會

96.7.27畢業烤肉餐會

文章日期:2007-08-11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