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迦言美句愛的傳地-5

迦言美句愛的傳地-5

迦言美句愛的傳地-5

文章日期:2008-01-13 20:46
         2007年已經過去,本週是2008年的開始,回顧過去的一年,沒有奇蹟,只有滿滿的恩典,過去的不管如何,我心中充滿感謝,讓我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2008年迦美地有新願景,我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
         願景一:孩子們吃的,迦美地一直堅持以天然有機為食材,我們會繼續堅持。但台灣的整體環境不良,(土壤、水質、空氣、農夫)所培育的有機食物,和人智學的生機互動農業尚有一段距離,可能的話,我們希望能有一塊淨土,結合其他的資源,朝向人智學的生機互動農業,生產品質最好的食物,提供給我們的孩子。
         願景二:孩子們用的,飲用水,包含洗手用水,全面加裝淨水器。部份水管(含下水管)更新。
         願景三:孩子們的老師,迦美地是一所華德福學校,我們最自豪的是老師永不停滯的學習。部份老師還未接受華德福教育師資的洗禮,今年園所將 支持 老師參加人智學會所開辦的「人智學基礎課程」或「幼教師資課程」。
        其他如課程的安排都已完成。人員的編制也都完備。我們希望給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有最專業的老師,最適合孩子發展的課程,最恰當的人員編制,合力打造一個自然、安全、又衛生的環境。希望迦美地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家。爸爸、媽媽可以很放心的把孩子帶到這裡來,就像回到家一樣。
        另外也感謝家長的體諒與信任,支持本學期的新收費標準(新收費標準於期初家長會時已提出告知,若尚有不明瞭的家長可直接向園所詢問),恐有家長尚不太明瞭,再次提出,以為公告。你們所支付的每一分金錢,都將用在孩子的身上。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人智學理念下的嬰幼兒健康照顧與飲食-主講人JAKE TEN醫師

人智學理念下的嬰幼兒健康照顧與飲食-主講人JAKE TEN醫師

人智學理念下的嬰幼兒健康照顧與飲食-主講人JAKE TEN醫師

文章日期:2008-01-06 19:02
JAKE經WELEDA人智學製藥研究,人智學醫療推廣工作及自然療法治療師菲律賓及亞洲地區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師訓課程講師多年來義務全心投入為菲律賓貧民自然療法推廣教學與義診工作這幾年來成為慈心華德福學校及師訓的重要講師之一
0~3歲的發展圖像
1.      懷孕期間:在懷孕期間尼古丁(吸煙)/酒精/藥物(包含西藥及中藥),在即將生產時打催生針及藥物,對胎兒的神經系統有很顯著的傷害,但會因狀況而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時有直接的傷害,有時就較弱。聲音對胎兒的影響也非常顯著,因此在好的聲音環境下對胎兒是非常重要的,若母親看了恐怖電影或是常在吵雜的環境,或是常處於強烈的情緒下,忙碌、緊張的心情,對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而在產檢時常使用的超音波檢查,是屬於大人聽不到的音頻,但是經過羊水後,對胎兒而言是非常大的聲音,會使胎兒處於緊張的狀態,也會傷害胎兒的神經系統。
另外,因高齡產婦常被要求做羊膜穿刺檢查,對胎兒也是不好的,重點是父母本身對孩子的立場為何,要不要這個孩子,如果接受他,接受命運,那麼檢查就沒有任何意義了。2.      生產階段:在醫院生產時,醫生通常在胎兒出母體時就剪斷臍帶,這種作法將會使血液回流到母體,而無法繼續供給血液給胎兒,會造成胎兒暫時缺氧,使腦部得不到氧氣及養分,對嬰兒腦部傷害很大。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觀念,就是,生產的過程常一點沒有關係,當胎兒出母體時,應讓胎兒放在比母體稍低一點的位置,讓血液可以充分供給給胎兒,直到胎兒可以自己呼吸為止,這段時間至少應該要三分鐘以上。在嬰兒剛由母親那溫暖、黑暗、全然支持、包裹的子宮中突然進入一個又亮、又冷且沉重的環境中,能夠讓他儘快的進入母親的胸前擁抱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剪斷臍帶後應儘速將胎兒抱至母親身邊,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另外,生產環境的燈光應該要越暗越好,絕對要避免陽光照射胎兒,尤其像手術燈的強光。
3.      返家休養:孩子出生後,要能夠繼續將他維持在一個溫暖、更加保護的環境中,包好裹好,在搖籃上要放一塊紗布以軟化燈光。孩子出生後應該待在室內至少六週,因此40內母親及孩子應充分休息,保持安寧、舒適的環境,在這段期間內,最好不要有任何訪客,只有孩子與母親安全的在一起。孩子可以開始到室外的時候,要避免風吹及直射的陽光。在孩子三歲以前,應該避免他們接觸寒冷、風、水、或太陽,因此頭部的保暖要特別注意。孩子這時的生命力要用於建構肉體,絕對不要將生命力浪費在抵抗外界的不良環境上。大原則就是我們一定要讓孩子能為他的靈魂建造一個健康、強壯的「房子」。當這一項工作完成時,這一棟房子,也就是他的肉體,才能夠經得起他未來歲月中的各種攻擊,包括不良飲食、不正常睡眠、過量工作等等。
建康的飲食原則 
在飲食方面,原則是要漸漸令兒童適應地球上的生活。一歲以前,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以後可以漸漸增加煮爛的蔬菜及穀類,在孩子的第一年內,絕對避免提供龍葵屬植物(馬鈴薯、番茄、辣椒、茄子),特別是番茄。而蕈類不屬於蔬菜,而是菌類,可以感覺得到它的土氣,與不規律的成長習慣,對兒童而言太過強烈,因此也不適合太早提供蕈類的食物。而且某些龍葵類植物及蕈類是有毒的。三歲以前要特別避免肉、蛋等動物性蛋白質。強烈的調味料也最好少用,因為他們會像肉類一樣,會使孩子過度受肉體及地球的束縛,事實上,大部分的孩子應該都會自動拒絕這種過度刺激性的食物。許多過敏性的反應、皮膚病及消化病,都可以改成讓孩子適應新的食物而避免,家長可以小心地觀察孩子對新食物的反應來決定什麼是孩子最好的飲食。有些孩子喜歡嘗試新的、有味道的食物,有的孩子則喜歡長期食用口味較淡的食物。純糖及巧克力也要避免,因為他們會很強勁地喚醒孩子們的靈魂而令靈魂失去與肉體的聯繫力,所以,食用這類食物後,通常會有過多的能量需要消耗,而造成孩子過動的行為。家長可以使用蜂蜜、水果代替糖,用其他的豆子去代替巧克力的味道,改用健康美味又不傷害孩子健康的代替品。
所有加工食品都應該避免,因為他們都是高鹽分,高化學添加劑(防腐劑,化學色素及人工甘味),其次,孩子可以見到父母在廚房洗、切、煮新鮮食物,是一種非常豐富的生命經驗,也是歡樂無限的模仿泉源。肉類食物會將兒童快速的、堅實的帶入物質性的笨拙之中,而剝奪了孩子接觸更高領域的機會,將會使未來的生活變成一種頑固的物質主義,當兒童的自我正在為他的靈魂與精神準備一個適合的工具(身體)時,他的整個身體卻被硬化了。
關於牛奶,牛是發散出和平、合諧的靈魂本質的生物,而牛奶的本質上較接近植物界的純粹生命力,具有的動物性非常微弱,他以適當方式帶領兒童進入具體成形的過程,而不會在兒童還小時,就將他強力的固定在土地上,因此在孩子需要乳品時,牛乳是理想的來源。蜂蜜並不應該提供給每一個幼兒,不然就用的少一點,因為蜂蜜的本質與兒童真正的食物-乳品,是截然不同的。針對牛奶與蜂蜜的功用而言,牛奶會幫助幼兒接觸大地,而蜂蜜則幫助以及維持老人與上天的聯繫,依照年齡的不同,兩者都是重要的食物。
1.哺乳階段
Scoop(一匙奶粉)
Water
備註
1
2

1
3
最佳混合方式
食物的蛋白質含量
食物
蛋白質含量
備註
母乳
1.5%
最佳
牛乳
4%

豆漿/羊乳
8%

米漿

較佳
0~3歲的嬰幼兒無法吸收太多的蛋白質,因此最佳的食物來源是母乳,若提供孩子蛋白質太高的食物,孩子無法吸收,會因此傷害肝臟,因此,現代人餵食配方奶,應該以13的比例混合,再提供給嬰幼兒食用。現代醫學非常物質主義,不相信自然的力量,鼓吹高鈣、高蛋白,高營養成分,只重視量,而不重視質,非常不好。關於牛奶,事實上,亞洲人的體質並不適合喝牛奶,因為體內缺乏消化牛奶的酵素,而喝牛奶容易生痰,並引起氣喘。
有一種牛奶的製品是不錯的,叫作Whey乳清蛋白(牛奶中的蛋白質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乳清蛋白,佔牛奶中總蛋白量的20%,二是酪蛋白,佔牛奶中總蛋白含量的80%。)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含有可供給人體所需的所有胺基酸,且容易消化吸收,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母乳中的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例是6040,這種比例對寶寶而言最容易消化吸收的;然而乳清蛋白的利用率是酪蛋白的1.3倍。一項在比較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在人體內蛋白質合成速率的實驗,探討受試者在攝取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後的7小時內,體內蛋白質代謝的過程。實驗結果發現:乳清蛋白在攝取的1-2小時內,快就被分解成胺基酸進入血液中,約3-4小時內消化完畢;而酪蛋白就比較慢,在攝取的1.5小時候,蛋白質才開始慢慢的分解成小胺基酸,進入血液中,直到7小時後酪蛋白仍持續分解,以穩定的速度進入血液中;實驗結果證實,相較於酪蛋白而言,乳清蛋白具有較佳的吸收使用率。
2. 四個月:可以餵食有機紅蘿蔔汁,用滴管餵食,紅蘿蔔汁的甜味是屬於天然的甜味,紅色的紅蘿蔔對幼兒的消化,血液循環、神經系統及肝臟非常有幫助。
3. 五個月:五個月開始可以有一些活動,但最好還是待在家裡最佳,若需要外出,應避免去超市、教堂、廟宇、學校等較吵雜的場所,而花園及公園對幼兒而言是非常好的環境。
4.      六個月可以提供木瓜或蘋果尼,水果類的食品,但每次只提供一種,每一種水果應持續三天,照顧者應該非常細心觀察幼兒的狀況,有無拉肚子或便秘的現象,觀察是哪一種食物造成的。若是拉肚子,則代表根莖類食物(代表Thinking思考)提供太多,而便秘代表果實類(代表Will志力)的食物提供太多,必須要調整,這段時間提供水果類食物(水果的蛋白質含量為1%),將有助於幼兒的血液循環及消化系統。水果的花是因蜂蜜而受精的,這使得水果本身擁有特殊的品質。蜂巢的生命是被最聰明、最調和的組織過的,蜜蜂住在充滿愛的環境中,蜂巢中整體的美妙活動,關係到愛與美的生命,蜂蜜將此「愛的環境」帶入水果的花,因此水果就帶有來自蜜蜂的愛憐,所以水果是嬰兒的理想食物,但最好是成熟的,且未經烹調的新鮮水果。
5.      七個月觀察幼兒有無便秘的現象,若狀況良好,則開始提供增加穀類(Grains)的食物,以及煮熟的蔬菜,在烹調時,不加任何的調味料,包含鹽,慢慢喚醒孩子的味覺。穀類在本質上和水果是不同的,由內在顯現出來的特質是純潔,它們經由風力授粉,缺乏靈魂元素,可以說如同百合般的純潔。(裸麥較密實,不易消化,需要滿一歲以後再提供)蔬菜分為土上及土下長的蔬菜,前者具有類似水果的特性,包括南瓜,胡瓜,包心菜,菠菜,甜菜,甘藍菜等。後者像是蘿蔔、胡蘿蔔等。蔬菜是真正與土地有接觸的食物,有的是長在土地上,有的是埋在土下的。除了穀類外,蔬菜也可以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幫助兒童與土地產生真正的接觸(不會像肉、蛋、蕈類,帶來的土地影響不是很強)。實用的原則是:一開始先吃長在地上的,幾個星期後再吃根莖類的。大約在嬰兒七個月時,就可以食用長在地上的蔬菜了。
如果孩子頭部的比例超出體型太多,就不宜食用根莖類。而若嬰兒的囟門很大,且很晚閉合,具體成型的速度較慢,若要平衡這種情形,可以讓孩子早一點食用根莖類食物。相反的,若活動力很強且頭部小的孩子,通常有快速閉合的囟門,在坐、走、爬等技能發展較快,但體重增加較慢,任何事物都想碰,增加食用水果及蔬菜會很有幫助。
6.      九個月:已經可以吸收大地生長的食物。    0~9個月這段時間食用水果,因水果的蛋白質含量為1%,孩子吸收後可以產生自身的蛋白質。
7.      九個月至一歲應該要斷奶,因為太長時間的哺餵母乳將使孩子無法獨立,母親及幼兒間將互相無法分離,以後在與人相處會出現問題。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飲食上就要注重高品質的食物及一些飲食的常識,在孩子開始蹣跚學步時,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與家庭成員一塊兒吃飯,讓他吃多樣的食物,如乾果、小麥胚芽;對消化系統有幫助的草藥,如薄荷、百里香、迷迭香;各種麵包,如含有優良蛋白質的裸麥麵包,稍長一點可以加入花生,再晚一點則是提供蛋、豆類。在第一年最好不要提供蛋,才不會讓嬰兒太早熟,在前三年,不要讓孩子吃整個蛋,三歲以後,一周大概提供一個蛋的量就已經足夠了。
8. 3歲以前幼兒應是完全的素食,動物性蛋白質孩子無法吸收,會傷害孩子的器官,尤其是對肝臟的傷害。而懷孕期間,母親最好也是保持素食。
9. 提供食物給孩子應注重韻律與節奏,一開始少量就好,先一、兩匙的量,看嬰兒的胃口再增加,穀類食品通常作為早餐,水果則在中午或晚上吃,蔬菜則大約從七個月開始當做第三餐,而所謂適當的餵食時間,就是對嬰兒及母親適當的生活規律的時間。
(完)

迦言美句愛的傳地-4

迦言美句愛的傳地-4

迦言美句愛的傳地-4

文章日期:2008-01-06 12:59
                                                                                       英媽   
    這幾天和家長談到「少子化」的一些問題,為什麼臺灣人越來越不敢生孩子,大部分的人覺得是目前社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壓力。教養的問題、經濟的問題、競爭力的問題……養兒育女變成沉重的心理負擔。我想人類從有史以來,前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並不小於我們這一代,而養兒育女卻是上一代人覺得天經地義的事,認為孩子是一種產業,是一種財富,是幸福的指標。所謂多子多孫多福氣,有時候甚至是快樂的來源,為什麼現代的人會覺得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呢?我有二個孩子,我覺得很幸福。但有人生了一個孩子覺得夠了,責任已盡了,一個孩子已經夠難帶了,一個孩子已經快把我給搞瘋了。
    我們試著回想,我們的父母或更早期的那些年代,他們承受的壓力,不比我們小,物資缺乏,孩子又多,他們沒有受過像我們這麼高的教育,沒有育嬰指南,沒有一些萬事通的專家在亂警告他們應該怎麼教養孩子。可是他們憑著本能,以大自然要的方式把孩子帶大。而我們多少也了解愛與尊重,凡事要跟孩子溝通、要講道理、要平等、要做孩子的朋友聽他們的心聲,保護他們的安全,替他們解決難題,排解他們的情緒對兒童發展、心理學也多少有點涉獵,可是,我們的父母呢?或更早期的人類呢?如果我們自己覺得現在的我發展的還不錯,那麼我們的父母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做對了某些事,造就了現在的我們。我努力的想了這些事,發現我們的父母是在無意識中做對了很多事。比如他們勤奮的工作,他們的教養態度是權威的,連哥哥姊姊都是權威的,所謂長兄如父,是不講理由的,通常父母煮什麼,孩子就吃什麼,不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不吃就拉倒,沒有喜不喜歡吃的問題。他們要教你學習某些事,不是解釋什麼理論道理給你聽,而是要你在旁邊好好的看,當輪到你試著做看看時,如果你出了差錯,父母會說難道你沒有好好的看嗎?  
    當我們學會了某些本事,如自己洗澡、煮飯、洗衣服、餵養家畜、幫忙家務,最大的鼓勵就是把這些事交給你去做。他們也放手讓我們去做很多事,而這些事我們會承擔後果,比如不寫功課,到學校你必 須承受 老師的處罰,不跟別人和睦相處、不守規矩,你會受到同儕的排擠,父母不會為你找藉口,不會為你去協調,不管你的感受他們似乎知道有一天你會明白。當我回想的時候,閉上眼睛,我幾乎可以看見我父親額頭上的汗珠,我幾乎可以觸摸到我母親粗糙而裂開的雙手,我幾乎可以嗅到他們苦澀的眼淚,我幾乎可以感受到他們那因為愛我而有刻痕的心,只是我不曾聽到他們說:「孩子,我愛你」可是我完全可以體會。
     如果我們的上一代因為無意識而做對了某些教育,那我們應該要有意識的把這些教育系統化,整理成一種可依循的教育模式,而華德福教育正是這種有系統、可依循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