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安安的爸爸,現任職於市立西苑高中,與迦美地的淵源頗深,可說是資深的家長。長子瑜瑜去年從這裡畢業,現就讀於華德福小學。而安安更是從滿月後就被送來這裡,現在即將升上大班,所以安安常說:「她是在迦美地長大的孩子」。
回首前塵往事,酸甜苦辣、點點滴滴、湧上心頭,感觸良深。在此、首先要 向世源老師 和玉英老師還有園方所有充滿愛心的老師獻上十二萬分的敬意與謝意。由於他們全心的投入與付出,瑜瑜和安安在這裡受到良好的照顧,在身心靈各方面都有不錯的發展。相信各位應該也跟我一樣有著相同的感受。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向他們致意,給他們一些掌聲、一些鼓舞。這一路走來對於園所的慘谵經營、點點滴滴,也是看在眼裡,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凡努力耕耘者必將歡欣收割。現園所已漸入佳境,在穩定中成長。所以我們是不是也該為自己的睿智、還有他們的堅持與付出,給予掌聲,堅定自己也鼓舞迦美地。
月初、英媽媽要我在家長會分享,談談目前學校教育的問題。乍聽此訊息,宛如晴天霹靂驚得我「花容失色」,自己何德何能擔此重責大任。我想英媽媽之所以會給我這一個任務,可能是因為我是一位現職的老師且曾三不五時在園所發發勞騷,談一些學生與學校問題,認為我對教育問題應有一些研究。這真是個美麗的錯誤,也驗證了「禍從口出」這句成語。其實個人並不是什麼教育學者或專家,對教育問題也沒深入的研究,況且本人任職高中,與幼兒教育似乎有段不小的差距。是以當面婉拒,並發揚傳統的「踢皮球」,設計陷害圈圈媽媽因而「善意」的建議英媽媽:「應該請 國小 老師就是圈媽媽來講才比較貼近幼兒教育」這點心思怎能瞞過英明的英媽媽,因此上訴被駁回,英媽媽仍堅持要我在家長會作分享,在賴不掉的情況下只好硬著發麻的頭皮接下這個考驗。
六月二十一日聯合報頭版斗大的「不考二測、吃大虧」七個字、深深地震撼了我。翌日聯合與中時都針對此問題作出評論。聯合的社論是「教改災難:考生痛苦、量尺不公」;中時則為「連最起碼的公平都做不到,基測還剩什麼?」。
事件的緣起是中研院統計所研究員 林妙香 博士受國科會委託研究而發表「國中基測量尺及等化缺失」一文。經由仔細研究基測量尺分數計算方式,發現有兩個大問題:第一、量尺計分方式原來是經過「心測中心」「人工調整」過,並沒有按公諸社會大眾的計分規則運作,而調整過的分數無法反映出學生真正的成績,嚴重影響莘莘學子的入學權益。第二、每學年兩次基測並等化,意即兩次基測的難易度和對學生基本能力的測試度並不相同。因此政策上,「降低錄取」對只考一次基測的學生不公平。她在結論中寫到道:「聯招讓考生痛苦,計分是公平的,基測讓學生更痛苦,計分是不公平的,請問考生或家長會選哪一個?」
話說基測自90年起實施,按當初原始的設計量尺合教僅是用來作高中職的入學門檻,所以沒有其他配套。不料最後量尺合教竟成為入學的唯一依據,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實施基測,教育部宣稱,要廢除以往的分區高中聯考。彷彿只要政策一改,國中學生從此可以脫離聯考的夢魘。然而結果卻是基測成為全國的超級大聯考,學生的考試壓力不但沒有稍減,且量尺合教計算原理複雜,一般人根本無法理解,而疑慮卻多,諸如:為什麼「基測五科各答錯一題,要扣 二十幾分,一科答錯五題卻可能只扣十分」?「社會科答對十四題和全答錯者,都一樣只能得一分」?而兩次基測的難易度和計分方法公平嗎?如今更有統計學者跳出來指稱:「基測量尺,就是一把不準的尺」。
台大物理系主任張慶瑞指出:「基測扁平設計量尺重懲粗心犯的錯,只會讓補習班跳躍式成長,而輕易地扼殺創意人才,只是肥了補教,瘦了創意」。更有在第一線上的 國中 老師投書報社,指出「走味的多元,魔鬼營拼小命」。難道這就是教育部宣稱的要讓補習班蕭條,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在過去高中聯考時代,五科總分是500分,亦即藉由考試可以讓學生三年來的努力與程度可以用500個格子來評論,而現在量尺縮為300分,根據「爬樓梯理論,即爬樓梯時,樓梯越高挑戰性越高,所需的能力也愈大」,每一分的價值更高,競爭壓力更大,更不容許發生錯誤。也就是說基測量尺的設計鼓勵學生多作題目好成為答題高手,請問還能給學生留下多少的創意與空間?難道我們的教育不是要啟發學生的創意與想像?難道我們的教育只是訓練學生成為不要出錯的答題高手?難道我們不是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
基測量尺不公,社會譁然,教育部在社會大眾的批判與質疑下作出回應:三年後(99學年度)基測量尺將回歸只作入學門檻,不在作為分發依據。為什麼要等三年?教育部的回答竟是:「該部曾保證現制三年不變」。然而,政策明明有問題,豈可再任由其錯三年而不改變?教育部又說:如果「各界有意見」,那明年就改也是可以。這就是我們教育部的官員,果真是「官字兩個口」,好個官腔官調教育部中教司長更進一步表示:「未來基測量尺分數將由現行的60分縮減為30分,各校的招生改為學生達到門檻後再「多元設計」,各校可以在校成績、競賽成績,實做與面試等決定錄取哪些學生」。
此制若果真付諸實施,個人認為台灣的教育將從此墜入深淵,校園風波將風起雲湧,將永無寧日。首先是量尺分數由60分縮為30分,1分的差距可能多達數萬人,跨過門檻者眾,各校要如何從中挑選學生,要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與公開,讓學生與家長信服?何況基測量尺本身就是一把不準的尺。
可能是個人資質太過愚魯,即使到現在,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學生的基測成績轉化為量尺分數?為什麼基測無論題目難易,皆題題等值,卻題題不等分,要經過人工等量化處理?一樣還是有分數標籤,為什麼不回復之前的百分制,讓考生一考完就知道自己的分數,讓社會大眾能理解並接受考試的結果。難道只是為了讓心測中心這個機構有存在的理由,讓裡面的學者專家可以賣弄他們的專長並唬弄社會大眾。
另外,有不少國中校長表示,若是採計在校成績那麻煩可就大了,學生壓力,將不減反增,不論是平時考還是段考,每一次的考試都會變的很重要,因為它關係著在校成績,而在校成績又關係著入學分發。但各校考題難易不同,何況還有區域與城鄉差距。更不能忽視的是人的問題,每個老師都有其個人的主觀與好惡不同,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不一,要如何將學校在校成績轉化為入學成績?
建中校長吳武雄表示:十幾年前,教育部推動,「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就是採計學生在校成績為入學分發的依據,最後造成部分學生「低分高就」的爭議。且採計在校成績,將使每次考試都彷彿是「小聯考」,學生三年來都得上緊發條,以致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而問題從生,這就是當年自學方案走不下去的原因。如今,為何要走回頭路。
另有不少家長則擔心若採計在校成績,而老師掌控學生的在校成績,未來會不會出現人情關說、賄賂、施壓等情形,不但造成學生壓力,甚至也帶給教師莫大的壓力,致使亂象橫生。當然,對學生長期的觀察與評鑑是比基測或聯考(不管是一試還是二試定終生)好,但在校成績真的很難有令人信服的統一標準,問題重重,豈可不慎乎!個人是念歷史的,不懂教育,是以頗有自知之明,不敢班門弄斧,奢談教育,只能從歷史上去回顧並對照現在。
中國歷代政府都相當重視人才的選拔,自漢以降,代代都有一套定制以選拔人才。漢代一選舉(鄉舉里選,不同於現代的選舉),主要是透過「察舉」和「徵辟」兩種方式由地方向中央推薦人才,這固然建立了人才推薦的先河,卻也開了 徇私舞弊之門。「舉孝廉,父別居,察秀才,不知書」,為矯正此一名實不符之弊端,曹魏文帝乃採陳群之議改行「九品官人法」(亦將「九品」中正制),由在中央任職之官員兼任其原籍州郡的中正官,按家世、品德與才學三標準,將地方人區分等第(從上上,到下下共九品)以作為政府任官的標準。立意不可不謂良善,然施行不久,弊端更大。 概品德與才學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致使爭議不斷,最後只好以較無爭議的家世背景為選才的唯一標準,「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如何則祕書」,以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中演成世家大族操持政治與社會,而形成門閥。
到了隋代,不再以「九品官人法」選拔人才,改以考試,此乃中國科舉制度的濫觴,唐代繼之。然而隋唐畢竟離魏晉南北朝不遠,世家大族仍是根深蒂固難以憾動。是以科舉的目的,雖是為了摧毀門閥,但成果有限,此可從有唐一代宰相的出身高達70%來自世家大族看出,故學者評論隋唐的科舉是高層內的選拔人才。是以報各參加科舉者不多,因此也較不重視公平問題,而有「干投行卷」的陋習(應考的士子在考試之前將自己的詩文集結成冊分送給王功大臣已邀譽,進而影響主考官之舉人)。此案例頗多,族繁不及備載,僅以白居易為例說明。白居易在參加科舉之前,求見朝中大臣顧況,因其年輕且又名不見經傳,是以顧況頗鄙夷之,乃故意以其名譏諷之---長安居大不易。待其翻開白居易的詩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態度馬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改口說:「能道出此中箇語,長安居,又有何難」,乃逢人就誇白居易的文才、為其證譽進而影響主考官,白居易高中金榜。
到了宋代,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雖是武將出身,但有見於唐末五代武將專橫擅自拥立主帥,致使政權更迭,乃厲行「強幹弱枝」,以達中央集權,並重文輕武,禮遇文人,形成文人政治。乃擴大科舉,增加名額,並經錄取後,馬上任官,是以士子莫不視科舉為進入仕途的主要管道,而踴躍報名。考試者眾當然要求的便是公平,於是「干投行卷」之風止息,更進一步發展出「彌封」與「騰錄」,以符合社會大眾對公平的要求。
台灣多年來最珍貴的價值就是考試公平,讓窮苦小孩也有機會出頭天。然而未來的多元入學高中職入學採計包括才藝、比賽、、、等在校成績,對弱勢孩子造成不公平。因此個人認同暨南大學 李家同 教授的建議:乾脆恢復聯招,並回復百分制,不要再經由人工調整等化。以免「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深化台灣的M型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