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經歷了職場的競爭,住膩了都市或許累了、倦了或許病了,他們開始尋找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回憶起小時候的美好,他們企圖建立起一個社群回到過去的農村生活,他們購地耕種有機栽培或強調自然農法永續發展或強調少慾少求簡樸生活,甚至宗教迷思追求身心靈昇華遁入空門。現在我們也在談理想社群,究竟我們談的理想社群和這些人想營造的生活方式有什麼不同呢?
時代的巨輪不斷轉動著,人類的發展歷程如果是一個往前跑的接力賽,前人把棒子交在我們手裏,我們可以懷念過去的美好,但我們不能往回跑,如果往回跑或跑錯跑道或接錯棒子,我們終將輸掉比賽。現在很多人雖然厭倦了現代的生活方式,但他們不瞭解人類的發展歷程,所以發生了往回跑的錯誤。
時代的巨輪不斷轉動著,人類的發展歷程如果是一個往前跑的接力賽,前人把棒子交在我們手裏,我們可以懷念過去的美好,但我們不能往回跑,如果往回跑或跑錯跑道或接錯棒子,我們終將輸掉比賽。現在很多人雖然厭倦了現代的生活方式,但他們不瞭解人類的發展歷程,所以發生了往回跑的錯誤。
他們不瞭解大宇宙的法則,所以他們發生了跑錯跑道的錯誤,他們也看不清前人交給我們的棒子是什麼顏色,因此發生了接錯棒子的錯誤,我們是否可以避免發生這些錯誤呢?當然我們需要思考,可以確定的是理想社群不是要回去過以前的生活,不是要我們都當農夫,不是要我們離群索居或島內移民或過簡樸不實的生活,我們可以有信仰但是不要被迷惑(迷信宗教或科學)。
比如華德福教育創始於1919年,那時候全世界並沒有什麼叫體制教育的。台灣政府於民國57年(1968年)才開始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就是我們稱的體制教育。所以怎麼可能華德福教育是反體制教育的呢?BD農法在1921年由魯道夫‧史代納提出,那時候全世界的農民都是有機自然的耕種方式,因為農藥化學肥料一直到二次大戰時才被發明出來,所以怎麼可能BD農法是反對慣行農法的呢?那時候電視、電腦、手機都還沒有發明呢!怎麼可能我們會反對呢?只能說人智學所提倡的,在那個時代都還沒有發生。因此,人智學不是要我們回到過去(既使過去千萬年來人類已累積多少智慧)而是在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