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4/27家長成長營--幼兒的健康照護

4/27家長成長營--幼兒的健康照護

4/27家長成長營--幼兒的健康照護

文章日期:2007-05-19 21:45



    今天要和各位談幼兒的健康照護,我自己覺得有一點慌恐,因為我又不是醫生怎麼有資格談醫療的問題,而且在坐還有醫生,真是有點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覺,還好今天我要談的不是疾病,因為疾病的種類太多了,這幾天我看了一些關於醫療的書,每一本談到病的書都是厚厚一大本,要從何說起?今天我要談的是健康照護,是一種保健的概念。我有兩個孩子,我自認為沒有把他們教的很好,但我相信我把他們的健康照顧的很好。我的老大今年12歲他是個特殊的孩子,先天體質就較弱,6歲以前他的溫度調節中樞不良有所謂「夏季熱」的狀況,經常只要外在溫度太高他就會發燒,但即使是這樣他看醫生吃藥的次數還是屈指可數。我的老二今年8歲多了,他吃藥的次數更是少的可憐,我想就憑著這點我稍微有勇氣來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手上有一些資料來自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保健觀念,與「我來了」這本書裏從人智哲學的角度探討食物的本質與感官印象對幼兒健康的影響。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有一項宣言(維多利亞宣言)說:不要死於無知。據研究顯示人的壽命約可在100175年,但可惜多數人都無法達到這個年齡,人通常都是病死的,而不是老死的,病死的一個原因是「無知」,是不知道如何保健,因此WHO提出三種保健途徑 一.是平衡飲食 二.是有氧運動 三.是心理狀態,這三點剛好和華德福教育提的身心靈全人的發展不謀而合。所以我將以這三點和人智學強調的人進入世界的兩種途徑:一是透過食物、二是透過感官,這兩方向來做說明。
一、食物
母奶
    嬰兒一出生到六個月左右最好的飲食是母奶。除非母親不得已必須選擇嬰兒配方奶,現代的科技嬰兒配方奶粉幾乎可達到與母奶相類似的營養成份,研究上也顯示並沒有明顯的證據說明喝配方奶長大的孩子和喝母奶長大的孩子在健康上有什麼差異。但是喝母奶除了適當的營養成份外也包含充沛的生命力,在身體營養的需求與精神感官的需求之間有「平衡對等」的關係。因此,我們還是鼓勵母親盡可能可以親自哺乳到1歲的後期約9-10個月時可完全斷奶。兒童斷奶後直到七歲之前都需要新鮮的乳品,而理想的乳品則是從牛而來,牠们是散發出和平、和諧的靈魂本質的生物。但是如果你對乳糖過敏,建議可適當加點豆漿,WHO在國際會議上說:牛奶含的乳糖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吸收,在亞洲的黃種人中有70%不吸收乳糖,對於牛奶吸收量最大的是白種人。而豆漿含的是寡糖,它可以100%吸收而且鈣含量比牛奶還多,但也不建議停掉牛奶改喝豆漿,牛奶可以繼續喝(全脂的鮮乳)適當加點豆漿既營養又保健。
水果
     嬰兒在46個月時可以給他第一種副食品是水果,蘋果或是水梨打成泥是理想的選擇,而且最好是成熟的未經烹調的鮮果。為什麼水果是第一種應該給予嬰孩的食物呢?因為水果屬於弱鹼性食物和嬰兒體質相近。在史代納的研究中水果的花是經由蜜蜂受精的,這使得水果本身擁有特殊的本質,史代納描繪蜜蜂時說:「他們住在充滿愛的環境中。」「蜂巢中整體的美妙活動關係到愛與美的生命」更奇妙的是蜂巢的溫度正好是人體血液的溫度。蜜蜂將這愛與溫暖帶入水果的花中,(或玫瑰花中)他們將蜜蜂的愛具體化了。水果帶著愛與溫暖的本質在探討兒童的性情時(風 火 水 土四種性情)它屬於火向,是靈性中高層的心靈生活。像蘋果、梨子長在樹枝上連結細枝幹,似乎與地球少有接觸,本質上有超乎塵世的印象,好像住在天堂一般,與生命最深層的奧秘相連繫。因此,水果是應當首先介紹給嬰兒的理想食物。
穀類
       嬰兒在餵食水果幾星期之後可以開始接受穀類食物。穀類與水果不一樣,它們是經由風力授粉的,它們由內在顯出來的特質是純潔的,燕麥粥是繼水果之後的理想食物,之後可以再添加其他穀類如玉米粥、稀飯,麥粉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台灣的孩子(或吃米長大的東方人)來說稀飯是最容易接受,方便,沒有特殊的過敏反應的食物。只是有人覺得它不夠營養,從化學成分來說它不過就是糖類、澱粉、碳水化合物,但不要忘記他是東方人的主食。除了可分析的化學成分外,它一定潛藏著不可分析的秘密,史代納描述它屬於典型的古老東方意識,從遠古的年代開始它幫助人們更加注重精神的存在而非俗世萬物。米本質上是非土性的,它與水和陽光有關,人們稱這一類為陽光作物(或黃金作物)。它與馬鈴薯恰好相反,馬鈴薯長在土中,它不是真正的蔬菜。史代納將馬鈴薯與西方的俗世性,物質主義,科技連在一起,並不那麼適合幼小的孩子,因此千萬不要給孩子吃薯條。
    蔬菜
       蔬菜是真正與土地有接觸的植物,分長在地上的和埋在地下的,它們幫助兒童與土地產生真正的接觸。食用的通則是開始先吃長在地上的幾星期之後再吃埋在地下的根莖類。大約嬰兒在7個月就可以開始吃長再地上的蔬菜,如:包心菜、菠菜、甜菜、甘藍,和類似水果的,如:南瓜、胡瓜。埋在地下的以胡蘿蔔較好。要注意的是蔬菜必須煮熟之後才能給幼兒吃。它們和水果不同,前面提過水果必須是成熟的,不需烹調。有些蔬菜是不怕高溫的,溫度再高營養也不受損失甚至更能釋放出蔬菜的價值,如:蕃茄、胡蘿蔔、南瓜、大白菜…。
    肉類
       在頭一年裏對於健康正常的嬰兒來說肉類並不是必要的,孩子若能適當的攝取乳品,將會吸收所需足夠的蛋白質,有一些生長在吃素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仍然擁有良好的身體發展。肉類在營養上並非必需,尤其在頭7年更是如此。若真有必要建議先以熬大骨或排骨湯煮稀飯。深海魚也適合,特別要吃小魚、小蝦、吻仔魚稀飯是不錯的選擇。第二年可再加入少許的鳥禽類,如:雞肉(當然選餵食方式較天然的土雞較好)。當開始吃肉以羊肉較好,再來豬肉,牛肉最好等更大一點再吃。
    蛋、蜂蜜、花粉
       蛋帶有強烈繁殖的本質,具高膽固醇、賀爾蒙,建議第一年內最好不要提供給嬰兒。前三年最好也不要吃全蛋。七歲後蛋是食物中有價值的添加物。
       蜂蜜在營養與醫療保健上深具價值,適合提供給老年人,史代納建議蜂蜜並不適合提供給每一個幼兒。然而在七歲之後讓蜂蜜的生命力與營養品質嘉惠幼兒。
       花粉據稱是植物裡面最好的東西。營養豐富,又健胃整腸,有腸道警察的美名。但食用花粉有許多技術層面的問題不易解決,要慎選品質。花粉必須具備三條件才能食用,一、破壁處理二、消毒殺菌 三、科技脫敏。建議孩子稍大(三歲以後)再適量給予。  當我總結以上所提的,再來對照在迦美地我們為孩子所提供的食譜,尤其是在這些資料還不普遍為大多數人知道以前,玉英老師(英媽媽)為孩子提供的食譜早就是世界一流的了。當孩子稍大已接受過大部分的食物以後,就可以適當的讓孩子與家庭成員一塊吃飯無須嬌枉過正,讓他吃多樣的食物,對食物懷著感恩之情,有計劃的生活規律時間,避免辛辣刺激高塩、高糖、油炸、太精緻的加工食物,這是父母的責任。
二、感官
       為人父母都希望他的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除了高品質的食物均衡的飲食習慣以外,早年高品質的感官印象亦是達到此目標的方法。史代納曾論及人的12種感官對身體健康器官建構的影響有著非常深遠的關係。
    觸覺、溫暖
       嬰兒出生經過產道的擠壓,喚起人最初的感動,母親輕柔的膚觸,擁抱無疑的是表達愛最直接的方式。棉質的貼身保暖衣物是必需的,溫暖和諧的保育環境更形成幼兒的感官保護膜。學步以後讓孩子多接觸天然材質的東西,讓孩子真實的去觸摸這個世界,迦美地所提供給孩子的天然玩具、沙坑、水、動植物在在都強化了孩子的感官印象,更促進孩子的器官健康成長。
    韻律、運動
       兒童需要一種富有韻律的生活模式來過日子,哺乳期,他就強烈經驗到母親有韻律的心跳。孩子遊戲玩耍、吃飯睡覺,生活的一切都需要規律的韻律節奏,才能譜出生命美好的樂章 。讓我們來談談運動,有些幼稚園所標榜著廣大的操場可以提供幼兒充足的運動量,但那不是孩子需要的,我們沒有必要帶孩子到操場跑個5圈,(除非你要訓練孩子當跑步選手)孩子需要的是盡情的跑跳,站在土地上玩沙、挖土泥塑,可以爬爬樹、盪鞦韆,爬上爬下溜滑梯,提著水桶到處去澆花,可以自由的移動他的身體,對幼兒來講運動量夠了。(說到運動特別提醒大人,最好不要在太陽還沒昇起以前運動,尤其老年人不要太早起,早睡早起是好的,但不要比太陽還要早起,我們要的運動是富節奏韻律的有氧運動)。
    生命知覺、心理狀態
       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跌倒、生病,我們要視這些為正常必經的過程,並且有助於發展,跌倒、不如意讓我們感知痛,發展慈悲、感同身受。生病讓我們發展關懷、感恩。當然讓孩子喜樂、愛笑、更能發展樂觀進取、信任合作的人際關係。研究顯示女人比男人活得久一些,原因之ㄧ是女人比較愛笑。在坐的男士們想多活幾年,別忘了要多笑。 迦美地為孩子提供詩詞、歌謠、故事、藝術、美學融入日常的生活情境當中,豐富他們的心靈感官印象,以建構他們的全人發展。
       在結束之前我想重述一下孩子的健康照護如能透過高品質的均衡食物與高品質的感官印象雙管齊下,加以適當的醫療行為,(感冒、發燒、過敏的處理,疫苗施打的選擇)我們應當都能長命百歲。
    中國歷史上最想長命百歲的人(最好長生不老)就是皇帝,他們吃得最好,縱欲享樂、終日絲竹,後宮佳麗,御醫隨待…但沒有一個活的久的。最近的清朝皇帝中只有乾隆最長壽、活了89歲。因為他在飲食上多有節制,他最愛遊山玩水,我想如果他能早一點聽到我的演講一定能長命百歲。